隨著周內主要股指持續反彈,北上資金在本周以來累計凈買入規模已經站上346億元歷史高位,全力扭轉了上個月最大凈賣出局面,強勢上演V型反轉。
北上資金如此大規模的逆轉,正是發生在全球股市震蕩調整之際。在剛剛過去的 “黑色10月”,全球股市出現一輪暴跌行情。
受到連續利好消息刺激,11月2日,滬、深兩市大幅高開收漲,量能持續放大。互聯互通市場變得更為活躍,成交總額、凈買入紛紛刷新歷史最高紀錄。隨著周內主要股指持續反彈,北上資金在本周以來累計凈買入規模已經站上346億元歷史高位,全力扭轉了上個月最大凈賣出局面,強勢上演V型反轉。市場人士向證券時報·e公司記者表示,目前來看,外資對A股的影響力持續放大,特別在部分藍籌股上話語權已經變得很大,需要全面看待對市場波動和選股風格釋放的雙重影響。
V型反轉
到今年11月17日,滬港通開通即將滿4周年,而借助滬深港通北上資金,在11月2日這一天,就站上了累計凈買入逾6000億元的大關。
這一天,北上資金也一口氣打破了互聯互通機制開通來的多項紀錄:無論是當天日成交金額428億,買入規模301億元,還是凈買入174億元,一舉突破了當年滬港通開通當天120億元的歷史最高水平。
實際上,本周北上資金上演了強勢逆轉。據Wind統計,10月份北上資金累計凈賣出高達105億元,成為今年年內最大規模單月凈賣出,也是互通機制運行以來,單月第三大凈賣出。但是月底北上資金就在籌劃反攻,10月29日上證股指尚且下跌2.18%背景下,北上資金當天就大舉凈買入28億元,后續持續4個交易日凈買入就超過了整月凈賣出規模。
北上資金如此大規模的逆轉,正是發生在全球股市震蕩調整之際。在剛剛過去的 “黑色10月”,全球股市進入一輪暴跌行情。美股多次出現暴跌行情,科技股領銜大跌,納斯達克指數一度創下了2011年以來單日最大跌幅,亞太股市全線下挫,香港恒生指數時隔近一年半首次失守了25000點關口,A股也難以幸免,上證綜指跌破2500點,個股出現大量跌停。
在此背景下,互聯互通市場維持高度活躍,10月累計4211億元成交金額成為史上第3大成交活躍月,北上資金罕見恐慌性流出A股,高達2158億元的賣出規模下探歷史最高紀錄。A股市場與全球市場的密切聯動性也再度受到市場關注。據資深跨境投資的基金經理介紹,上個月外資大規模降低A股配置,與美股大跌后,調整相對邊緣市場股市配置有關。
招商證券分析師張夏也在研究報告中指出,2014年以來北上資金單周凈流出超過40億元的規模,往往發生在美股以及A股大跌之際。隨著A股對外開放,對美股等外部市場變動反應將更為敏感,有時外資也會進行波動操作,及時兌換收益。另一方面,美元走強本幣貶值、美債收益率走高等因素,也會提升海外資本對資金的吸引力,導致外資流出。
這一點,從同期南下資金表現也可證明。
近期人民幣與美元匯率持續貶值背景下,9月、10月,通過港股通的南下資金結束了長期凈賣出局面,連續遞增式凈買入,分別達到65億港元和92億港元。
不過,開元金融策略分析師梁浩榮向證券時報·e公司記者表示,從近期美股、A股的走勢來看,相互的關聯性其實并不高,歷史走勢也顯示,投資者情緒往往比經濟現實更加波動,主要對本國經濟發展、政策方向、預期等因素較為敏感。
近期,政策層面上頻頻釋放利好,中央層面和地方政府均紛紛出臺政策,為上市公司股權質押紓困。據統計,從EPFR跟蹤的海外資金流動以及北向資金流動來看,近期海外資金仍在增配A股。
博大金融集團非執行主席溫天納向記者表示,外資會看重國內政府方面有關市場接近底部等表態,國內經濟發展也好于外部市場預期,但同時也有美元加息、流動性收窄等方面擔憂考慮,兩方觀點也在持續相互博弈。